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在今年舉辦的2022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華為中國區5G創新部部長王法線上發表了主題演講《揚帆遠航,加速5GtoB高質量規模發展》,對5G行業應用發展的理解、探索、實踐和落地做了總結。 他認為歷經三年多的發展,5G行業應用碩果累累,2021年以來更是呈現出了高質量、規模發展兩大特征。其中,高質量發展體現在了“四大縱深“,即: 場景縱深:5G已經真正從外圍應用進入到企業的價值場景和核心生產流程。在鋼鐵、港口等行業,5G遠控得到了行業客戶的高度認可,1000多臺設備已完成5G遠控改造,并實現了7*24小時在網運行。 規??v深:不僅是5G網絡建設,5G應用終端也呈現規模落地的趨勢。內蒙古的準能煤礦部署了100多個64T64R5G宏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5G露天礦。此外,多個工廠5G行業終端部署量均超過了1000部。 方案縱深:針對行業客戶的差異化需求,運營商與華為聯合打造了定制化5GtoB解決方案。例如基于核心網的風箏方案確保在極端情況下網斷業不斷,通過5G LAN簡化三層、二層組網對接,解決5G終端規模部署的成本問題。 商業縱深:讓產業鏈各方受益,構建共贏的商業模式。5G不僅助力行業客戶加速數字化轉型,更幫助運營商的業務從ICT升級到OICT,打開toB市場的新藍海。 同時,他也指出5G的規模發展也表現出了”四個轉變“,第一個轉變是5G建設從單一工廠到集團多分廠,單一工廠的創新成果在集團內快速復制。第二個轉變是從單一企業到整個行業,例如某企業的5G數字化轉型成果得到了行業認可并快速復制落地,在鋼鐵行業全國正有100多個鋼廠進行著復制和改造升級。第三個轉變是從頭部企業到產業集群,頭部企業在完成5G數字化升級的節奏后,將場景和方案標準化,賦能給自己的上下游產業鏈和本地的其他腰部企業,推動著城市產業集群的5G規模上量。第四個轉變是從國企央企到民企外企,5G建網已經從政策驅動變成了需求驅動、從成本驅動轉變為了價值創造、從網絡聯接升級到數智化轉型,這表明更多的行業和企業認可了5G價值。 他特別強調了5GtoB之所以能取得高質量、規模發展的成果,這得益于應用場景的普適性、5G解決方案能力的持續演進,以及產業各方的鼎力支撐。在這些方面,運營商與華為在實踐中也總結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首先,5G行業專網的應用又可以分類為廣域、局域兩大類。廣域專網屬于典型的公網專用場景,通過公網專用來差異化的利用5G高可靠、高穩定、高安全的特性,以電網應用為主的5G硬切片,和以移動辦公為主要場景的5G辦公專網是最具代表的場景;而局域專網以其高可用、高可靠的性能,成為應用規模最大的5G行業專網,主要落地在工業、能源兩大行業。 其次,5G專網能力是技術之本。一直以來,運營商與華為攜手,致力于上行大帶寬、穩定低時延、硬切片等通用型基礎技術的持續演進,這些特性構成了5GtoB區別于toC業務的重點,也是為5G產業持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同時,5G也在與其他ICT技術融合發展,5G+云+AI會在更高層面為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創造價值。 最后,王法還提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5G要實現產業級的升華不能單打獨斗,華為將與行業組織、運營商、產業伙伴等全產業鏈緊密合作,從終端、應用、網絡能力、產業標準等方面持續創新、持續貢獻。 5GtoB行業應用已揚帆啟航,面向未來,產業各方要持續創新、持續高質量規模發展,才能讓5G產業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