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瓶制作的“海浪”,廢棄泡沫組合的“冰山”,廢棄塑料框排列的“北極熊”……這是萬里觀光——12亭子燈光藝術季中“致敬自然”主題中的場景。 “我帶著學生在垃圾回收站待了一個多月,尋找‘寶貝’,然后做出了海浪、北極熊和冰山,讓學生也讓民眾關注環境保護,也作為一種反思和警示?!彼囆g家、大學教授、IPA國際公共藝術協會研究員、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理事、本次燈光藝術季策展人劉毅告訴中新網記者。 讓藝術走進生活,讓百姓感知溫度。為充分展現“公共藝術是為公眾、為人民服務的藝術”,彰顯“品質、友好、智慧、活力”萬里風貌,近日,由普陀區萬里街道、普陀區綠化市容局、中環集團攜手知名公共藝術家團隊舉辦的萬里觀光——12亭子燈光藝術季在普陀區萬里中央綠地拉開帷幕。 展覽共分為四個主題:“冬日暖光”主題旨在通過燈光藝術為公眾帶來冬日的愉悅與溫暖?!肮妳⑴c,一起共創”則結合了社區IP征集、藝術院校的社區實踐以及孩子們對虎年的新年祝福等,體現了公共藝術最迷人的地方——藝術家與公眾一起創造美好與快樂?!翱沙掷m環?!笔侨祟愑篮愕闹黝},優越的自然環境提構建了美好家園,同時也成為創作者的靈感之地,藝術家們用作品“致敬自然”。 據了解,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為本次藝術季提供學術支持,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和萬里城實驗幼兒園組織師生參與作品的設計與制作。 其中,充氣裝置小老虎“帥帥”源自萬里城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孫正皓的一幅兒童畫,61CREATIVE工作室將其制作為立體充氣玩具,成為藝術家與小朋友的共創作品,共迎虎年新春?!叭f里IP好鄰居”則來自萬里社區IP征集活動,社區居民、藝術機構參與了IP的設計。藝術家李家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與大家共同描繪萬里的現狀、暢想萬里的未來。 在劉毅看來,公共藝術是為公眾服務的藝術,是以藝術的名義建立社會理想之地的工作,政府引領下的公共藝術是民眾的藝術福利。 劉毅強調,公共藝術具有泛媒介、在地性以及公共性的特征。以軟性活動植入與社區公眾共創,以社區空間作為“無墻美術館”進行藝術實踐,以互動溝通共創來建立與民眾關系的互動紐帶,這正是新類型公共藝術的顯著特點。(完)
|